作者:小老百姓
現今中華民國實質統治地區包含台澎金馬及南海諸島,而大陸則為我國因內戰失利所失去統治之地區。自我中央政府遷往已是我國領土之一的台灣到現今,再加上課綱教育下,刻意淡化大陸跟中華民國的關係,使不少台灣地區人民不了解真實的兩岸關係為何,同時對於國家認同也產生錯亂。有鑑於此,我分兩個主題讓大家簡單了解,第一個主題是要讓大家了解兩岸關係跟我國疆域的問題,第二個主題講的是,當今之計,我們要如何從自己做起,強化國人的國家認同。
一、如何使國人對兩岸關係有正確的觀念,如何使國人明白我國疆域為何應該包含大陸地區:
(一)台灣跟大陸為何不是國與國關係,兩岸關係為何不是國與國關係?
1.法理層面:憲法、兩岸人民關係條例。
2.現實層面:兩岸對口機構與一般國與國關係不同(一般國與國關係是外交部),兩岸官方對口單位:陸委會、國台辦;民間對口單位:海基會、海協會。兩岸人民入境對方治理地區與一般國與國關係入境所需之文件不同:台胞證、陸胞證。
(二)中華民國疆域為何應該包含大陸地區?
1.其他實際的例子對比:
問:釣魚台是不是中華民國的?
答:是。(正常來說都會這麼回答。)
問:可是現在釣魚台是日本實際掌控的,你還認為釣魚台是我們的嗎?
答:當然。
問:既然如此,那大陸何嘗不是如此呢??大陸是我們在內戰丟失的國土,目前實際被中國共產黨所掌控,難道我們就應該認為大陸不是我們的嗎??
國與國對於領土主權的爭端,都是寸土必爭的,就算現階段暫時無法取得實際掌控權,他們也不會在立場上做出放棄的讓步,更何況我們是因內戰失去我們國家曾經擁有,帶領大陸人民打過抗日戰爭,且治理過的大陸領土,試問我們怎能自己放棄我們對大陸地區主權的立場及主張呢???如果我們今天放棄了對大陸主權的主張,那是不是我們也可以放棄我們對於釣魚台主權的主張??是不是我們也可以放棄我們過去失去的南海諸島主權的主張呢??
2.歷史層面:訴說中華民國建國至內戰失利,國府“中央”撤退到當時已經屬於中華民國實際治理的台灣地方政府的歷史脈絡。
二、以“民國之光”取代“台灣之光”之可行性:
當今社會上常常強調台灣主體性,台灣之光等等的土地認同,或是在地認同,但是他們忘了,沒有國家,那就算有台灣主體性又能如何?沒有中華民國,就算有台灣主體性又能怎樣?
如有政治人物、媒體來引導,將土地認同、在地認同的口號,轉變為國家認同的口號的話,這或許對喚醒人民之國家意識能有所效用。
我舉個例,如果以“民國之光”來取代“台灣之光”,如果常此下來是否人民對於國家的認同會更深?而所謂的台灣主體性的感情會不會轉為對國家的認同。
有人會問,為何不用“中華”,而用“民國”?因為我們首先要強調的是國家主體性,把所謂的土地認同、家鄉認同,轉化為對國家的認同,這對吸納一般的台灣民眾會有更大的效用。現今居住在台灣地區的人都知道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,大家也都生活在中華民國的體制下,以民國為主能喚起多數人的國家認同。以當今情況,在台灣地區,以國家認同來取代在地認同,我認為是可行的,當然,這絕對是個長期的工程。
© 2019 興中會再現! — 驅除馬列,恢復中華!版權所有
只要承认中华民国已被革命或内战推翻,新政权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,也就是国际普遍认同,那么对钓鱼岛、南海的主权都是不影响的。
讚讚